省市医保定点单位 FIXED UNIT OF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MEDICAL INSURANCE

专题报道

您的位置: 上虞第三医院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光影铸魂忆峥嵘丨绍兴上虞第三医院党支部联合绍兴市上虞区中医医院行政第二党支部共赴《东极岛》红色光影之约


 党日活动 

 铭记抗战历史,践行医者使命 

夜幕初降,当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一场特殊的“精神之旅”悄然启程。8月9日晚,绍兴上虞第三医院党支部联合绍兴市上虞区中医医院行政第二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共同观看红色题材电影《东极岛》,在历史脉络中淬炼党性修养、凝聚精神力量。

上虞第三医院,党日活动

■ 光影铸魂忆峥嵘

影片《东极岛》以惊心动魄的史实为底色,生动再现了革命年代东极岛渔民们在极端险恶环境中,以血肉之躯守护家园、传递希望的壮烈篇章。银幕之上,是孤岛与惊涛的殊死搏斗;银幕之下,白衣天使们屏息凝神,目光如炬。当革命先辈们于绝境中展现磐石般的坚定信仰,穿越时空直抵心灵,电影院内唯有光影流转与无声的震撼在回响。

上虞第三医院,党日活动

“观之愈深,感之愈切。”观影结束后,热烈的讨论随即在党员中展开。影片中刻骨铭心的坚守与奉献精神,深深叩击着每一位党员的心扉。

上虞第三医院,党日活动

此次联合观影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更是两家医院党支部深化联建、共促提升的生动实践。双方党员在共同的精神熏陶中,增进了了解,凝聚了共识。大家一致表示将把此次观影汲取的磅礴力量,融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实践,以“白衣为甲”的奉献姿态,为筑牢人民群众的生命防线、守护万家安康而坚定前行!

上虞第三医院,党日活动

■ 感怀砺行鉴初心

—— 何钟维

“里斯本丸”号的残骸在炮火中沉浮,1816名英军战俘在油污与惊涛间挣扎,这场“以小搏大”的救援,是对“人性”赤裸的考验,而东极岛渔民的那句“老祖宗说了,海上有难,必救”恰似一把火炬,在战火与海浪的夹缝中,点燃了一部震撼人心的人性史诗,这不是什么豪言,却比任何口号都重。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当年那些淳朴的渔民,哪懂什么“民族大义”?或许连“国际公约”四个字都没听过,他们只懂救人是一件正确且必须做的事,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当漂泊在大海中的英军大喊“Chinese”时,我想,中国人浪漫的诗篇,是对世间苦难的救赎本能。

镜头前是海浪,卷着古今的潮;历史里是敬畏,藏着刻在骨子里的担当。作为党员,我们当如这东极岛的海,既敬畏历史的厚重,深知“从哪里来”的不易;更拥抱时代的浪潮,笃定“往哪里去”的方向。救难,从来不是过去的事——对于我们而言,就是在每一次群众需要时,像当年的东极渔民一样,迎着浪头,往前站。

—— 章鋆璐

“不能跪!跪久了就站不起来了”。烈火中,陈先生的嘶吼带着灼人的温度撞向人心。火苗啃噬着他的长衫,浓烟模糊了他的轮廓,可那脊梁挺得比东极岛的礁石更硬,在日军的狞笑里,他字字泣血地背诵《满江红》。

这个握了一辈子粉笔的教书匠,此刻成了热烈的火炬。他没有刀枪,却用血肉之躯写下硬的宣言:骨头可以碎,尊严不能屈。那吟诵声混着火焰的噼啪,是对侵略者狠狠的反击——中国人的血性,从不是铠甲裹身的凶悍,而是骨子里那点“宁为玉碎”的执拗。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接过的不只是历史的书页,更是那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在和平发展的年代,或许无需直面烈火的炙烤,但无形的硝烟从未消散——那是信仰的考验、利益的诱惑、使命的磨砺,我们当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书写无愧于人民和时代的答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944号

版权所有 上虞第三医院 浙ICP备160180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