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党100周年好医生访谈系列】柴中宝:老骥伏枥守初心 夕阳余晖更照人
题记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百年的风云岁月,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裕、人民幸福而执着奋斗。他们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爱国、奉献、矢志不渝,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革命与事业。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才变得愈发强大而辉煌!
党员们始终牢记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并将之践行于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上虞第三医院就有这么一位老党员,理解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之重要,让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始终关心着国家与人民,时刻用党员的严格标准衡量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对党对人民包含无限的热忱。他就是特检科心电图医生——柴中宝。
人物名片 ☆ 医者仁心
今年已经74岁高龄的柴中宝是一名心电图医生,如果说拿手术刀的医生是战斗在临床一线,那么心电图医生则是奋战在一条看不见的战线上,同样是为病人服务,且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差错。从1967年入党起,他已经光荣在党54年了。同时,从事医疗工作也已经五十几年。虽然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他退休不退岗,继续发挥余热,想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医者仁心,作为一名党员医生,为病患服务、治病救人是我的心愿。患者将他们的希望托付给了我,只有尽全力,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医者的仁心。”柴中宝如是说。一直以来,他勤勉工作、一丝不苟,工作能力出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位医务人员和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工作历程
柴中宝出生于医学世家,从小受到医学的熏陶,耳濡目染,燃起了对医学的兴趣,走上从医的道路。“我的父亲是一位医务工作者,受到他的影响,我一直想要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好医生。”柴医生说。有了父亲这个榜样,柴中宝在从医之路上有了更大的力量。1965年12月,他进入部队从事医务工作,这里不仅是他从医的开始,更是梦想的起点。从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开始,他就一直以医生的责任和职业素养来要求自己,心电图看起来很简单,几个波、几个段。实际上,心脏上的密码不是那么容易破译的,也不是所有临床医生都能看懂的。所以在部队的这四年,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
离开部队后,他想着回到家乡,奉献微薄之力回馈家乡,报答父老乡亲。1971年,他来到当地的人民医院就职,为家乡父老的生命健康殚精竭虑,为家乡医疗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他说:“回到家乡从医,心里很踏实。”在这里,他作为医技科室的支部书记,不仅从事医务工作,也从事党务工作。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和好评,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面对这些荣誉和肯定,柴中宝却从未有一丝骄傲的情绪,反而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随着医学的进步,心电知识也在不断更新,这一行的知识学无止境,到头发白了还得学。为了有更加专业和新的医疗技术服务于患者,柴中宝积极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
退休以后,他仍然在上虞第三医院继续发挥着自己医者的余热,因着一份“医者父母心”的大爱,他退而不休,以人民的健康为己任,用自己毕生所学、所得、所长的精华继续服务患者。“行医这件事我愿意去做,趁着还有干劲,有一点光就发一点热。”柴中宝这样说。
患者好评
“柴医生大夫是个好医生!”
“柴医生不仅医术好,医德更好。”
“经验丰富,待人谦和,耐心细致,说的就柴医生啊!”
……
从医50几年来,他用行动诠释着医者使命,用温情温暖患者的心,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在患者心里,柴中宝虽不是名气有多大的医生,却是非常体贴细致的医生;虽不是职称有多高的医生,却是非常乐于奉献的医生。他是一位热心、值得信赖的好医生!群众充满信任的笑脸让他更加坚定要尽自己所能为患者服务的想法。柴中宝常说:“行医重要的除了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更重要的是要有医德,心无善德勿行医,技不娴熟莫诊治。”
他待病人如亲人,热情认真,总是面带微笑,用自已的言行,阐释了医者仁心的真正内涵。“医生”这两个字承载了他对这份工作的使命,承载了一种救死扶伤的远大理想,更承载了病人那殷切的期望与寄托之情。
入党初心 ☆ 理想信念
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面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柴中宝入党的初心。作为一位医生,一名共产党员,事事都走在前面,听从党的召唤,把国家、人民安危放在首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竭尽全力为病患服务,矢志不渝地为人民健康贡献力量。柴中宝说,党员身份是荣誉更是责任,时刻督促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