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百年,医心为民丨上虞第三医院周巷劳氏骨伤科印象
周巷劳氏骨伤科丨2016—2021
周巷印象 / 奋进百年 医心为民
6月21日,上虞第三医院门诊大厅,前来就诊的人络绎不绝,其中骨伤科病人占了很大的比例。近5年,因信赖周巷劳氏骨伤科而前来就诊的患者以每年30%人次递增。
周巷劳氏骨伤科在上虞第三医院取得长足发展,从当初的几位医生到如今20位医生在我院坐诊、查房、手术,其中高级职称14名,中级职称6名。医生多了,惠及的患者也更多更广,上虞及绍兴周边各地有近20余万人次的患者及家属慕名而来。
周巷劳氏骨伤科近500年的历史,以“劳氏骨伤自制膏药、正骨等”为技术核心,以专业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医德成为了浙东地区远近闻名,获得很多骨伤患者及家属几代人的信任。
►医术创造性地传承和发扬丨2016—2021
周巷骨伤科诸位医生传承“周巷骨伤”又结合现代医学知识,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练就了一手“法使骤然人不觉,病人知痛骨已合”的绝活,尤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中药内服外敷为特长,成功服务了数以万计的骨伤病患者,赢得“周巷劳氏”几百年的美誉。
周巷劳氏伤科十一代传人劳建民利用“劳氏伤科”精髓,并将自己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周巷劳氏骨科团队,共同发明创造了如竹弓牵引、尺骨鹰嘴牵引、丹芍治伤丸等使用的骨骼器械及膏丹丸散,充分发挥中医“简”、“便”、“验”、“廉”、“安”的特色。
如今已发展到几十位周巷劳氏骨伤科医生团队,长期为浙东一带骨伤患者服务。
通过劳氏十几代人及其团队的共同努力,“劳氏伤科”不断发扬光大,异姓弟子也遍布全国,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劳氏伤科,服务更多的骨伤患者。2017年1月,劳氏伤科已经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推动了传统中医文化的传承及发展,对于发展我国的医疗和保健事业,具有深远的文化传承和现实发展意义。
近年来,骨伤科团队在单髁膝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等微创人工关节领域获得长足发展,并形成新的特色。早期即针对膝关节韧带及软骨损伤的治疗难点进行了系列的临床研究,较早开展了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修复术等微创手术,运用目前新的治疗理念对各种关节运动损伤疾病通过关节镜微创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医德让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丨2016—2021
在治疗各类骨伤病人时,往往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方法。常用的一种就是“保守疗法”,周巷医生对小腿骨伤的沈女士采用的就是保守疗法——劳氏“正骨”手法,并结合自制跌打损伤膏来进行治疗。再经过几次复位手法和膏药治疗后,沈女士的小腿有了明显好转。
胡先生常年饱受腰痛折磨,在其他医院治疗之后症状依旧没有缓解。辗转多家医院之后,打听到三院周巷骨伤科治疗腰腿痛效果不错,便来寻求诊治。结合夏先生的病症与身体情况,周巷骨伤科的医生采用了保守治疗,每周替他换膏药,并叮嘱他不要干重活,4次治疗后,腰痛症状明显缓解。
以上只是该院千千万万个病历档案中的两个,它真实客观地证明:“周巷劳氏伤科”不仅传承了百年妙手回春的医术,更为“德艺双馨、济世扶贫”的祖训续写了时代新篇。
多年来,上虞第三医院始终恪守“低手术率、低费用、低住院率”的惠民原则,严格执行三条铁律:能手法复位的,不动手术治疗;能门诊治疗的,不住院治疗;能钢针闭合固定的,不切开钢板固定。同时,无论是根据自制的丹芍治伤丸、治伤药液、活血治伤散等被授予专利的中草药,还是从正规厂家采购的药品、器械,均收费低廉,真正地做到让利于民。对于特困病友,可适当减免医药费用。实实在在地让每一位患者都能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明亮整洁的住院大楼,上虞第三医院骨伤科实际开放床位85张,两个病区,位于医院住院部五病区、六病区,使用率85%以上。
据统计,上虞第三医院2020年接诊骨伤科患者五万余人次,住院千余人次,住院率1.8%,住院病人中80%的进行手术治疗。门诊次均费用300多元,与西医手段治疗相比,平均为每位患者节约上千元的医药、治疗费。
上虞第三医院秉承着“一切以治疗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娴熟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和信赖,获得了绍兴地区广大骨伤患者的信任和认可。